•  榜单
  •  留言

首页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动漫

资讯

APP下载

亲情题材屡获好评 “以家人之名”为何如此好用?

独家资讯来源:西瓜影院人气:加载中更新:2021-04-14 14:31


西瓜影院Pashenma.COM专稿 曾几何时,我们提到国产亲情电影,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是《亲爱的》、《唐山大地震》甚至是《妈妈再爱我一次》,搜索“国产亲情电影推荐”,弹出来的文章几乎都有这些共同的关键词:分分钟感动到哭、让你哭到崩溃、最泪崩的电影。似乎将“亲情题材电影”和“催人泪下”划上了约等号。



而从2021开年至今,每个月都活跃在影院中的亲情题材电影却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这样。今年的这类电影为什么会成为爆款,本期《今日影评》节目也邀请到制片人、影评人藤井树来和我们一起探讨亲情题材电影现有的探索方向。


藤井树提到:“新现实题材风潮它已经到来了,观众会越来越愿意看到跟自己的生活产生直接勾连的故事、感情。只有家人的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的。它是一个全世界最共性的这样的一个人类的共情点。”


本期连线嘉宾猫眼研究院分析师刘振飞也分析了2021年开年至今的热门的亲情题材作品的共性:“像《你好,李焕英》,相比2021年春节档大盘的水平,它其实是偏向更年轻化的。像《送你一朵小红花》,尤其是近期上映的《我的姐姐》,它的核心观众聚焦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这种受众年轻化的表现其实是近年几部热门的亲情影片它在观众上的一个共性。”



元旦档在映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让观众们在2020年疲惫漂泊了一年的心灵得到了新年的第一份温暖。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虽然身患癌症,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癌症病人可能会有的“丧气”,他们彼此激励。电影中父母与患病的孩子之间的沟通也因为刻意轻松化的处理,比如“拍vlog”来让儿子安心而不显苦情,只让人感受到温情。


“比如说我们要走了,那我们的父母怎么办?放在传统语境里,可能父母因为子女的离开会痛不欲生了,放弃自我的希望了,这都是非常传统的价值观。但是在《小红花》里面传递出来的这个家庭间的关系是——你在,就我们竭尽全力,我们一家人完完整整;但你万一要是真的不在,我们依然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年轻的观众看到电影会想到一点——我们是父母的子女,但我们也首先是自己。《送你一朵小红花》用温柔包裹悲情,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绝境,我们也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探索自己的人生,这种价值取向也为我们也送上了新年的第一朵“小红花”。


春节爆款《你好,李焕英》也传达了类似的观点——“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不管在成为父母、子女之前还是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它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说父母就要为了子女做无底线的牺牲,它已经不是这样子的这个价值取向了,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首先是自己,首先是要过好自己的人生。在此之外,我们再承担起家庭的义务。”



贾晓玲穿越回八十年代,心里想的不是借钱也买个房子、不是投资黄金,而是“我想让你高兴”,这种有别于以往电影中母女对抗关系的温情让人眼前一新。而同样穿越回来的妈妈也总说一句“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妈妈在贾晓玲不知情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她,这种隐藏在深处的母女情也让我们在看到影片结尾的反转时大受感动。



3月份接棒《你好,李焕英》的亲情题材电影《又见奈良》让我们对血缘与亲缘产生了新的探讨。前不久上映的《我的姐姐》则是给了所有二胎家庭以及想要生二胎的父母们一个讨论空间:先出生的子女和二胎应该有怎样的相处方式,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这都是当下社会中我们普遍关注的议题。



同时,这些亲情电影不只是探讨了现实的社会话题,也有它独特真诚的故事性在里面。“其实对于像亲情题材的一个核心情感的传达,也是一个取得成功的关键,《你好,李焕英》观众对于影片剧作中泪点的提及率高达45%,像《送你一朵小红花》,它其中泪点的提及率也高达47%,一般一部影片的泪点的提及率有20%的时候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了。”连线嘉宾刘振飞提到的数据也告诉我们,现如今的亲情题材电影并没有舍弃可以与观众产生深刻共鸣的泪点,而是采用了笑中带泪的方式,他们“用扎实的剧作去讲述真诚的故事来触动观众内心,关于心情最温柔的情感共振。”


亲情题材电影在今年好评不断,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有《外太空的莫扎特》、《2哥来了怎么办》、《了不起的老爸》、《我和我的父辈》、《超能一家人》等电影陆续上映,我们期待这些电影能给我们展现更多元化的家庭关系、也期待还有更多亲情题材的社会话题能够在电影中深入探索,给观众们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编导观察:人这一生中会遇到许多情感,有的随着时间就流逝变质了,但亲情这层关系,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在那里了,不管是好的坏的,它会一直如影相伴,是我们的软肋,也是我们对抗世界的铠甲,更是映照自我的一面镜子。当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把镜头聚焦到“亲情”上来,或穿插“亲情戏”作为电影叙事的分支,本身强烈的社会话题性和共情力给了这类题材迎合当下主流电影市场的契机。以家人之名,还可以讲很多很多故事,家庭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穷尽,而真诚走心的创作是能够被时代一直关照的底色。(徐锦秋, 《今日影评》当期编导


文/布洛芬
文章打分:
评论加载中..